杨俊蕾教授主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孟德育)2021年1月13日,“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季第十二讲正式开讲,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复旦光华人文学者、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新闻出版署质检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体育总局电影文化专家库成员、上海市电影局电影评审专家、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新奖选片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评审专家杨俊蕾教授云端开讲。此次讲座累计吸引了近五千位B站网友在线观看。
讲座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进行点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教授担任主持。
讲座开始前,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和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专家、山西省播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电视艺术家学会副主席赵娅军教授先后发表致辞。周星教授对主办方之一山西传媒学院表示感谢,并对主讲嘉宾杨俊蕾教授做了简单介绍。赵娅军教授介绍了山西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科在人才培养、专业评价、创作成果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杨俊蕾教授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作品》的主题演讲。她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历程。其次,从人机协同在绘画、音乐、舞蹈、写作的艺术创作范围里所形成的作品引入,详细介绍了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中人机协同的艺术实践。
杨俊蕾教授提到,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当下的热门技术,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迹可循的。人机协同是一个新的工具阶段。对于艺术家而言,一个新的辅助设备就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登场。不论是绘画、音乐亦或是机械臂、音乐编程软件,当下的艺术创作变成一种人与机器的协同关系,也被称之为人机融合关系。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给人类带来了问题和挑战。杨教授认为,在AI能够重复人的工作,甚至是艺术创作的时候,人的地位是岌岌可危的。但它出错的地方恰恰是为人类留下了可能性,是人类展现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所在。我们不能够让人的创作机械化,不能够让艺术家的创作完全陷入机械的束缚里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既要有智慧性的类脑这样一种来自于科技的技术属性,另一方面,我们人类本质当中的善良,或是对于人的实践性的强调,也是在人机协同的作品创作中所不能抛开的。
讲座结束后,杨俊蕾教授针对B站网友所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张燕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向杨俊蕾教授给予赞赏,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具有前沿性、未来性及当下性的主题演讲。
此次讲座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山西传媒学院共同主办,山西传媒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标题:杨俊蕾教授主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作品》
地址:http://ai.rw2015.com/auto/6002.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