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登陆开始!谁是资本宠儿,又能站上巅峰?
资本抢滩布局的AI医疗,即将迎来上市融资潮来源:药智网/粽哥2025
近年来,医药行业火热的细分赛道除了创新药、生物疫苗、CXO、IVD以外,还诞生了不少全新概念。其中AI医药就是炙手可热的一环,其不仅长期保持高市场增速,在一级市场投融资的火热程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更是吸引无数资本大佬和上市药企争相布局,小型创业型AI+医药公司更是俯拾皆是。
那么,究竟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旁观者又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未来趋势又是否有所变化?甚至是哪些AI医药企业更具投资价值呢?
01
以史为镜,AI医疗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纵观历史全局,无论国内外AI医疗的发展都曾经历多个阶段, 且每个阶段的作用不尽相同,却又始终如一。
从20世纪前AI应用在临床知识库,到2000-2015年国外将研究重点放在手术机器人应用落地、鼓励发展电子病历,再到2015年之后的AI+影像应用、智慧病案等新产品相继面世,关于AI医疗的探索和商业化落地从未停止。
如今,AI医疗更是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就连今年医疗行业最高荣誉的盖伦家也在今年新增了“最佳数字健康解决方案奖”,可见时代对其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未来智能化时代更替之后,大部分现有产业格局或将受到颠覆性的影响。
如今,除了AI(人工智能)以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不断突破,如今大量技术已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中。
例如,物联网可以实现条码化病人身份管理、移动遗嘱、诊疗体征录入、药品设备管理等;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临床决策支持、疾病风险评估、远程医疗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可以降低医疗机构对于服务器、存储等硬件采购的成本、降低维护费用,同时云计算的模式也为AI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底层基础。
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
数据来源:讯飞晓医官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相对而言,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则更为广泛,已经涵盖医疗诊断(AI+基因检测的诊前预防、AI+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的诊中判断及智能机器人等诊后治疗)、药物研发(AI+药物挖掘)、健康管理(包括AI+预防管理、AI+医院管理、AI+分级诊疗)等诸多方面。
例如,AI+医疗可以通过CDSS、病历图谱、病情字典等协助医生识别较为复杂的病情,且通过向农村地区提供标准化产品,逐步弥补城乡医疗水平差距。
不难看出,AI医疗的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提升医院及药企的管理与研发,而且能无差异化大规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效率,是解决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必然选择。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
来源:方正证券
其实,随着AI医疗的快速发展,也同样使医疗信息化行业保持常年高增速。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我国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2019-2024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5%,2024年更是有望达到365.6亿元。其未来市场之广阔与如今市场之空白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抛开整体谈细节,就商业化应用场景而言,目前全世界医药AI基本应用于两大场景,一者是“医”,二者是“药”。
前者主要用于眼科、心血管、脑科等多个辅助诊断或治疗领域。其中,医学影像领域是我国AI医疗器械应用最多、最成熟的领域。根据鹰瞳科技招股书,预计2030年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医疗健康场景)将达 423亿元,CAGR超过60%。
2019-2030E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医疗健康场景)(十亿元)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鹰瞳科技招股书、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例如,2020年1月,国内第一张“人工智能”器械注册证花落科亚医疗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CT-FFR)。
据统计,2020年共获批9张AI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021年至今药监局已累计批准6张,并有近10个产品进入绿色通道,审批进程明显加速,全年获批数量有望创新高。同时,从目前通过审核的产品看,心脏科产品数量最多,共计4项,占比44.4%,其次是内分泌科(2项)。
后者则是以改变现有医药研发局面为己任,试图通过AI+医药的相关技术优化、升级药品生产企业的新药研发能力。其与生俱来的五大优势作用下,未来甚至有可能颠覆整个医药研发行业。
缩短新药发现时间:传统新药发现需要3-5年才能筛选出合适的先导物作为临床研究候选,AI新药发现只需要1-2年,甚至几个月就能完成。节省成本提高净收入:AI医药帮助缩短新药发现的周期及减少新药发现研究耗材,减少约35%成本。提高预测准确性、药物功效和安全性:利用大数据数据库,深度学习快速分析大数据,在数字端确认药物与靶点的互动关系,为硏发开发提供了更好的预测。提供简便制备流程:一般AI药物筛选成功后系统都会生成一套相对简单的制备工艺流程,方便药企快速制备药物,提高临床研究的效率。多特异性靶向:诸如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等复杂疾病涉及数百种蛋白质,仅靶向其中一个靶点很难造成足够影响。AI技术可尝试寻找与数十种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但又避免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化合物。
来自 Tech Emergence 的一份报告研究了所有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可以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 12%提高到 14%,可以为生物制药行业节省数十亿美元。
总结来看,随着AI医疗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变得更大,成长前景也更加明朗,胡须也将是未来5年成长最迅猛的赛道之一。
02
哪些资本在争相布局?
如前所述,AI+医疗可以细分为AI+新药研发、AI+辅助检查、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智慧病案、手术机器人、AI+基因检查等不同类别,应用场景极为丰富。
自2018年AI应用于基因检测序列以来,AI医疗的商业化模型逐步形成。
根据沙利文咨询统计,2018年AI医疗市场规模增速616.7%,总融资71笔,融资总规模达30.5亿元。2019年后,AI医疗以40%-60%的增速快速发展。
因此,AI医疗的迅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前景,不断吸引着资本大佬争相布局。从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情况,就能看出AI医疗赛道的火热程度。
根据艾瑞咨询资料显示,尽管2020年医疗融资事件数持续递减,但融资总额却强劲走高,到达历史最高的40亿元,其中新药研发是今年最热门医疗AI融资领域,占已披露投资额的54%。AI+影像占融资额的比例连续三年保持在20%左右,成为另一热门融资领域。
另外,对比2019年与2020年的融资项目轮次,其中天使轮、A轮与B轮占融资项目的比例由85.7%降低到70.6%,说明市场成熟度有所提高。
2010-2020中国AI+医疗总融资金额、融资件数与融资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从布局情况看,目前国内已获批AI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厂商大部分为创业公司,有少数医疗器械企业如乐普医疗、联影智能也积极布局医疗AI产品。
此外,互联网巨头如腾讯、百度、IBM、谷歌均在尝试医疗AI产品,行业发展早期从计算机技术端切入具备先天优势。2018年谷歌成立Google Health,布局医疗AI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国内已批准上市和部分在研的医疗AI产品
资料来源:各公司招股书、公司官网、动脉网、CMDE、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另外,根据动脉网数据库显示,截至2017年红杉资本就投资了6家医疗人工智能企业,例如依图科技、推想科技、体素科技、海纳医信、百洋医药等,投资总额超过1.5亿元(数百万、数千万按照100万、1000万算)。
03
AI医疗即将迎来IPO上市融资潮
从投资角度看,如今有哪些企业布局AI医疗?又有哪些公司更具投资价值呢?
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统计显示,从各类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具体的布局企业来看,两大热门产品医学影像和疾病风险预测聚集的企业较多。
据统计,目前有43家企业提供医学影像服务,主要有阿里云、翼展科技、昕健医疗等;有45家企业提供疾病风险预测服务,这些企业有图玛深维、贝瑞健康、博奥生物等。下表为国内典型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及主要布局企业。
另外,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2020年1-12月,国内医健AI领域共发生了65起融资事件,其中医学影像约占总融资数的1/3。
从融资轮次看,部分企业开始步入发展成熟阶段,产品技术得到市场认可、商业模式趋于成熟的企业也更易得到资本的青睐。各企业也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创新厚植竞争优势,加快发展的步伐。
2020-2021国内AI医疗融资事件
2021年1月15日,医渡科技(02158.HK)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2021年首家在港上市的医疗健康板块公司,也是腾讯医疗投资布局中第一家登陆二级市场的企业,上市首日较发行价上涨121.48%。
医渡科技主要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医疗解决方案服务,旗下拥有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和健康管理三大业务板块。财报显示,2019财年、2020财年、2021财年总营收分别为1.02亿元、5.58亿元、8.6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9.34亿元、15.1亿元、37亿元。
除此以外,还有多家AI医疗公司处于IPO阶段,例如科亚医疗、鹰瞳科技、推想医疗等。
科亚医疗(曾用名北京科亚方舟):2016年成立,2020年12月获得3亿元D轮融资。Keya Medical为心脏病学、神经学、放射学、病理学和外科等专业开发了解决方案。财报显示,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16.7万元、70.9万元,同期净亏损分别高达5392.5万和4.874亿元。
2021年3月16日,科亚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此前参与公司融资的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包括IDG资本、中金资本、天士力、昆仑万维等。
鹰瞳科技:Airdoc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主要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参与公司融资的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包括清池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复星集团、中信建投资本、三生国健等。
根据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2019年-2020年两个财政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041.5万元、4767.2万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8713.9万、7962.6万元,研发开支分别为4121.2万、4230.9万元。
推想医疗:医疗AI头部的智能医疗影像诊断系统研发商,致力于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DR、CT及MRI等医学影像数据,为医疗影像辅助筛查提供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了智能医疗影像系统INFERVISION,应用场景覆盖X光、CT、MRI、病理影像等领域。
同时,推想医疗也是全球首个拥有中国NMP1A、美国FDA、日本PMDA、欧洲CE四大医疗市场四证齐全的AI医疗公司,于2020年12月18日与中信建投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投资机构包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高盛集团等。
04
结语
总体而言,资本的争相入局,无疑加速了医疗AI赛道的火热程度。
不过,从行业现状看,AI医疗总体行业渗透率相对较低,商业落地规模不及安防、新零售等AI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同时,随着布局者越来越多,在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面临诸多痛点。
例如,医疗AI未来发展应注重数据和科研的落地,那到底该如何切入到诊疗路径中解决切实的临床需求并有恰当的付费模式?诸如医学数据问题、复合人才问题、行业标准问题,以及如何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等,也亟待解决。
归根到底,只有回归医疗本质、解决临床痛点,才是实现AI医疗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关键就看AI医疗企业实现IPO上市后,能否更好地解决痛点,向市场交出满意的答卷。
参考资料: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AI+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方正证券研报安信证券研报国信证券研报前瞻经济学人,预见2021:《2021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图谱》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标题:抢滩登陆开始!谁是资本宠儿,又能站上巅峰?
地址:http://ai.rw2015.com/auto/10010.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下一篇:人工智能如何应对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