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和CPU有什么区别?GPU为何是人工智能“利器”?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东风之下,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首的新兴技术,凭借其优越的便利性和稳定性,开始为服务器市场带来新的生机活力。这其中,一种让普通用户既熟悉又陌生的处理器GPU,近年来开始崭露头角。
日前,PC巨头英特尔发布了首款数据中心独立图形显卡,即服务器GPU。苹果新款M芯片也得到了曝光,其中GPU达到了128核。在与人工智能互相呼应以后,GPU不仅重构了现行的产业结构,也为整个市场带来了新的有效增量,一个全新的“GPU黄金时代”似乎正在全面开启。从“陪太子读书”到“借力上位”,究竟什么是GPU?GPU又为何在AI应用当中开始崭露头角呢?
○ ○ ○
什么是GPU?
适合并行大数据的运算部件
提到GPU,就不能不提CPU,CPU是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也叫中央处理器,它既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也是控制核心,主要功能是协调计算机系统工作。
如今我们购买的手机,常常会看到“高通骁龙”“联发科”等字样,购买电脑时也能看到“酷睿”“AMD”等,这些就是CPU中央处理器的品牌。
GPU则是英文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也就是一种专门为PC或者嵌入式设备进行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与CPU相比,它的工作内容就专注了很多,主要执行复杂的数学和几何计算。
举个例子来说,电脑显卡的核心正是GPU处理器。显卡最主要的任务是图形图像的读取与显示处理,这背后需要复杂的并行计算,减轻核心CPU的计算量,和电脑CPU的速度没有太大的关系。性能越好的显卡,GPU越先进,这也是不少游戏玩家对GPU有很深感情的原因。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杨旭东表示,CPU和GPU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两者都是为了完成计算任务而设计的处理器,都遵循冯 · 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但它们的差别也很明显,CPU的结构属于单指令单数据处理结构,逻辑计算能力强;GPU则是单指令多数据处理结构,数据处理能力强。
简而言之,CPU擅长统领全局的复杂逻辑计算,而GPU擅长数据并行计算,因此特别适合处理量大且统一的数据。
对于复杂的2D渲染处理或3D图像处理,CPU就要花费很多的资源去处理,这不仅会降低其他方面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使用体验。于是CPU就将一些高帧率的游戏画面和高质量的特效交给GPU去处理。
但另一方面,GPU无法单独工作,必须由CPU进行控制调用才能工作。CPU发出指令以后,GPU领取到属于自己的任务才开始工作。
GPU最早是在个人电脑上使用,为了解决多媒体数据处理,后来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应用。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人们又把GPU放在服务器端,俗称服务器GPU。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越来越多放在服务器计算。杨旭东表示,如今服务器GPU既可以进行专业可视化、计算加速、深度学习等应用,也支持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有望成为GPU行业未来应用的重点。
▲CPU和GPU结构区别示意图。GPU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大幅砍掉整数运算性能,也可以去掉大量缓存
○ ○ ○
解析服务器GPU:
数据中心的独立显示卡
前面说了服务器GPU,无独有偶的是,新冠疫情恰恰给了服务器GPU一个全新的机遇。
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线上业务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用户数量激增。例如观看视频的流媒体数量增长,全球流媒体播放时间第二季度同比增幅高达67%。再比如云游戏市场,近年来《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火热,这背后正是阿里、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积极的布局运作。
尤其是云游戏市场,它能像高配电脑一样畅玩高画质的游戏大作,同时又不会占用太多本地存储空间,就连索尼公司的PS系列,未来都宣传可以通过云游戏的方式,兼容过去产品的内容。
但真正实现云游戏绝非一件容易之事,其中一个很大的技术瓶颈就是虚拟化。普通的虚拟桌面不支持 GPU 虚拟化,而游戏恰恰非常依赖GPU渲染,若没有 GPU 的虚拟化就没办法实现云游戏,同时也会出现网络不稳定导致延时、在高清屏幕上显示效果不佳以及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这就需要云服务器专用的显示芯片“服务器GPU”发挥作用了。
也正是基于这些需求,11月中旬,某计算机巨头公司,正式推出其首款数据中心独立图形显卡,也就是服务器GPU,命名为SG1。这是一款专为高密度、低时延的安卓云游戏和流媒体服务而设计的产品。
该公司表示,未来服务提供商可以在不改变服务器数量的情况下,单独扩展显卡容量,在每个系统上支持更多流量和订阅用户。举例来说,一个典型双卡系统可以支持超过100个安卓云游戏并发用户(指同时执行一个操作或脚本,对服务器产生实际压力的用户),而且最高可扩展至160个并发用户。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2012年云游戏刚刚兴起时,GPU只能支持4用户并发,到2020年尽管提高到50用户并发左右,但与SG1的160并发,依然有很明显的差距。
云游戏的发展能为玩家呈现更高画质的内容,提高游戏在高清大屏上的视觉效果,而SG1的突破带来了更高的性价比,能通过软硬协同优化解决成本问题。这对于正在寻求降本增效的云游戏运营商来说,毫无疑问是春风送暖般的利好。
○ ○ ○
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车,
GPU未来取代CPU?
AI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自动驾驶等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很高的市场关注,成为当下科技领域和投资领域最为火热的话题。特别是以深度学习为首的AI应用,因为AlphaGo在人机对战中的大获全胜,更是在全世界吹起一股AI风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U早已不是计算机当中最为基础的“搬运工”,因为擅长大规模并发计算,所以GPU除了图像处理,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计算当中来,在人工智能、金融学、密码学、云服务等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产业中,甚至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利器”之一。
GPU为何在AI应用当中崭露头角?杨旭东解释说,除了机器学习的帮忙,深度学习的类神经演算法也在人工智能应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度学习当中有一种技术叫“卷积神经网络CNN”,这种网络在数学上是许多卷积运算和矩阵运算的组合,恰恰和GPU本来能做的矩阵运算十分相似,因此深度学习就可以用GPU进行加速。
▲卷积神经网络的端到端结构示意图
从2011年人工智能研究人员首次使用GPU为深度学习加速之后,GPU就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这也让GPU本身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十年时间内,不仅在性能上提升了20多倍,市场规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机构预测,到2027年,全球GPU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7年,复合增长率有望高达33%。
因此有观点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速率,因为CPU处理器已经出现了性能过剩等问题,若干年以后,GPU有望取代CPU。而在2017年的某场会议当中,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也曾公开表示,摩尔定律已经失效,GPU最终会取代CPU。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所提出,其主要内容为: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至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但近年来,随着以智能手机处理器性能的过剩以及性能提升的放缓,摩尔定律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GPU很难取代CPU,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实现。”杨旭东对这样的观点给予了否认。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从设计逻辑上来看,两者就有着根本的区别,CPU要统筹控制整个系统,各种复杂的指令都要它来执行,GPU如果也要这样做,自身就会变得复杂起来,连本职工作也无法完成了,所以GPU是无法取代CPU的。
“目前主流CPU晶体管数量在10亿左右,而顶级GPU晶体管数量已经达到了100亿甚至更多,所以CPU做不了GPU的事情,GPU也完成不了CPU的工作。”但杨旭东强调,未来随着制造技术进步和芯片的缩小,CPU和GPU架构之间将得到很好的融合。也就是说,CPU进一步强化处理数据模块的能力,GPU也可以承担更复杂的指令,最终促进计算机性能的大幅提升。
撰文丨北京科技报记者 丁林
编辑丨陈振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标题:GPU和CPU有什么区别?GPU为何是人工智能“利器”?
地址:http://ai.rw2015.com/edu/5092.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