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水滴,人工智能,为什么我们要想点大事?
有时候,想点大事挺好。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聊天聊得更高级;另一方面,能知道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而且,还有一个附加的好处,就是,想点大事可以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
两只蚂蚁同时发现了一点食物的残渣,于是打了起来。正打得轰轰烈烈,突然不知道哪里来了一个小孩,一泡尿将两只蚂蚁冲跑了。
小说《三体》很有意思。当我们耗尽全部的资源打造了一只战队,雄赳赳气昂昂地打算面对三体人进攻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水滴用了30分钟就将其消灭殆尽。
当更高级的文明发现了地球,随意间就用一个叫做二相箔的东西,把我们的太阳系拍成了二维的照片。
想到这里,我们的职位升迁,你和旁边老王的明争暗斗,我们的成败得失,还那么重要吗?
有时候,想点大事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更加平静和从容,不那么纠结,不沉溺于点滴的得失。
这段时间在学习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二季的内容,这一篇,将我的一点学习成果和启发汇报给大家。
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研究宇宙学和认知系统物理学,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还是畅销书《穿越平行宇宙》和《生命3.0》的作者。
他,专门研究大事。比如,人工智能AI的本质。
一、I与AI
I是“我”,在这里指代人的智能。AI,就是人工智能。
人类的大脑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智能,比如我们算算5的平方加上6的平方等于多少。一种,称之为意识,包括感情和感觉,比如当我们仰望星空体验到的渺小感。
意识,科学家们还在讨论到底是什么。
但是,对于智能,目前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建立了一些共识。
通过完全模拟人脑来实现智能,可能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因为人脑太过复杂,目前我们还无法掌握。就像是想要通过模仿鸟类的飞行无法让我们飞上蓝天一样。人类是通过研究空气动力学发明了飞机,实现了飞行这个梦想的。那么,想要实现智能,也可以遵循这个思路。人们要做的,可能不是完全复现一个大脑,而是研究什么是智能,直接让AI去实现智能。
所谓的智能,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中给出了一个定义:
智能是完成一个复杂目的的能力。——《生命3.0》 泰格马克
这并不是一个精确的解释,但是,作为起点可以让人有个基本的认识。也就是可以处理那些之前没有预想到,会有随机变化发生的事情。从信息的角度上看,智能就是处理所有信息的能力。
智能有三个基本要素:
1、存储能力2、计算能力3、自我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可以记住勾股定理,这是存储能力;当我们在做一道题的时候,知道了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7和9,要计算出斜边的长度,我们要回忆起勾股定理,然后列出公式,将其计算出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有自我学习能力,我们学会了计算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方法。
所谓存储能力,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就是大脑容量。如果做个类比,人脑的总容量相当于硬盘,大约是100TB。2018年,全闪存存储厂商Nimbus Data宣布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固态硬盘的容量就是100TB。2020年7月,Nimbus Data公布了价格,4万美金。
人脑中以神经元电信号存储的信息,是一种快速的读写模式,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大概是10GB。现在,随便一台笔记本都是8GB的。
计算能力,这个就更不必说了。计算能力这件事,计算机完胜人类。只要是能有具体算法的事情,也就是符合逻辑的事情,计算机处理的能力就会得心应手。这也是为什么计算机要叫做计算机了。2021年5月,科技巨头英伟达(Nvidia)和美国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NERSC)启动了一台号称世界上最快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Perlmutter。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每秒4百亿亿浮点运算。好吧,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类目前还优于计算机的地方。人脑的学习,本质上是大脑神经元的硬件变化。当我们在练习某个技能的时候,和这个技能相关的一些神经元会在同一个时刻被触发,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越来越粗壮,到最后就形成了一个物理上客观存在的结实的网络,这个技能我们就学会了。计算机现在也在使用类似的方式进行学习。所谓的深度学习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在计算机的学习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分类问题或者是模式识别问题,深度学习就是在不断地进行分类的过程。
李开复对深度学习的定义是:
深度学习是一个能利用海量数据,在单一领域中,学会做超高精确度的预测或决策的技术。—— 李开复
比如,图像识别、翻译、语音识别等等。
如果仅仅从一些技能的角度看,未来15年,大部分的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智能的三个要素,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自我学习。这三个角度,AI做得都不错。这么看来,到底是用什么介质来处理信息,其实并不重要。我们的大脑使用的是碳原子,而电脑的CPU使用硅原子,只要能用来处理信息,都是智能。
现在,很多人认为,虽然在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上,AI完胜;在学习能力上,我们还有很大的优势。
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都集中在单项的技能上。比如,下围棋的AI就无法去开汽车,这是我们人类的优势。我不但会开车,还能解题,还烧得一手好开水。科学家们用一个概念来表达这种涉及多方面的智能,叫做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用来表示AI是否达到了人的智能水平,一种通用的智能。
二、AGI
几年前有一部非常好看的动画片电影,叫做《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电影把人的情绪卡通化,分别选择了5个情绪,用不同的人物的方式展现出来,绝对的大开脑洞。
电影的出品方是大名鼎鼎的皮克斯,是乔布斯再创辉煌的地方。这部电影可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它的科学依据非常的坚实。为了符合科学,主创团队请到了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科学顾问。
一位是Paul Ekman,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微表情的发现者之一,研究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先驱。另一位,Dacher Keltner,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曾经是Paul Ekman的博士后,同样在心理学领域很有造诣。
这个电影说的是,人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自我,我们的大脑中,无时无刻都有各种声音在不停地出现。在每个时间,大脑中都有很多个声音告诉自己应该干什么或者不应该干什么,最终的结果是这些声音之间博弈产生的。
从外在来看,我们就是这些“声音”的总和。
回到AI。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思想实验。就像电影中那样,如果我们做一个粗糙的简化,把我们大脑中不同的自我个数定为5个,分别是乐乐(Joy)、忧忧(Sadness)、怕怕(Fear)、厌厌(Disgust)和怒怒(Anger)。让我们再抽象一下,就像电影中做的那样,这5个自我分别是5个小人,分别有5个具体的实体对应。如果我们将这种方法对应到智能上,那会怎样?
如果下围棋有个AlphaGo,下象棋有个Stockfish8,打游戏有个AlphaStar,无人驾驶有个Apollo,还有个叫做Guidance的用来区分这是个什么问题、应该由谁来解决的系统等等,那,是不是有足够多个具备各项专业能力的“小人”,组合在一起,从外面看,是不是就能认为这个系统具有了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也就是通用智能了呢?
2020年,苹果发布了自己的M1芯片。从性能上看,它对电脑的提升非常巨大,理论性能比肩业内领先者英特尔和AMD的顶级桌面处理器。为什么这么强悍?
从我们的角度看,苹果的M1芯片只是一个CPU,但是,在这个芯片封装的大铜盖子之下,它是多个“小人”的合体:一个传统意义上的CPU+一颗GPU(图形处理器)+一颗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颗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一个视频解码器+一张主板+一套内存+一个身份验证和加密卡,相当于八合一。
这和我们上面提到的组合的思路异曲同工。
三、专业领域和通用领域
李开复说,未来15年,在专业领域,大部分的工作都将被这些专业的人工智能所取代。
如果按照我们上面的思路,在通用领域,产生AGI,也就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雷·库兹韦尔,一位真正的技术达人、世界领先的发明家,他入选了美国国家发明名人堂,是美国国家科技奖章获得者,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曾经获得3位总统嘉奖,被媒体誉为“托马斯·爱迪生的法定继承人”。他写了一本火爆的畅销书,名字叫做:《奇点临近》。他说,这一天是2045年。
有人说,积极的人在内卷,消极的人在躺平。躺平也好,内卷也罢,说的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竞争。
想点不着边际的大事,比如I、AI 、AGI,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角,就像蚂蚁打架小孩撒尿一样。
参考:
1、 李开复TED最新演讲:AI如何拯救人性
2、《奇点临近》雷·库兹韦尔
3、《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二季》万维钢
4、《生命3.0》迈克斯·泰格马克
5、《智能时代》 吴军
6、《三体》 刘慈欣
7、 电影《头脑特工队》
8、 标题:《头脑特工队的科学》(THE SCIENCE OF INSIDE OUT ) 纽约时报
9、《卓克·科技参考》卓克
标题:蚂蚁,水滴,人工智能,为什么我们要想点大事?
地址:http://ai.rw2015.com/auto/9659.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