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网 > 人工智能 > 十年净利暴增26倍、1.4亿加码人工智能,我无生物谋划转型?

十年净利暴增26倍、1.4亿加码人工智能,我无生物谋划转型?

来源:互联网作者:王林更新时间:2020-12-22 07:51:16阅读:
正文十年净利暴增26倍、1.4亿加码人工智能,我无生物谋划转型?

2020年12月22日 07:54:28来源:

近日,我武生物(300357.SZ)宣布拟以自有资金1.4亿元向全资子公司超级灵魂增资,加码医学人工智能领域,让这家一直比较低调的上市公司再次进入资本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我武生物在过去10年,净利润增长了26倍,公司综合毛利率超过90%,股价累计增长了15倍。有超过90%的高毛利业务打底,却要去探索一个尚未成熟的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我武生物意欲何为?

据了解,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过敏性疾病,是国内迄今唯一一家能提供舌下含服脱敏药物的企业。而此次增资则被业内认为是我武生物在尝试改变业务结构单一和九成营收源自一款产品的困境。

欲从根源解决过敏问题,核心壁垒是销售?

过去10年,我武生物的净利润增长了26倍,公司综合毛利率超过90%,且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速。我武生物作为脱敏治疗赛道市占率第一的龙头企业,96.43%的超高毛利率让人叹为观止,也让竞争对手“垂涎欲滴”。那么,我武生物高毛利率背后有何秘诀?

过敏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包括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据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强介绍:“对以上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在诸多方法中,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对因治疗的方法。”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又称脱敏疗法或减敏疗法,是目前针对变应原的对因治疗,其长期疗效明显优于其他药物治疗。

“传统的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而变应原脱敏治疗是对因治疗,是从源头上考虑解决过敏问题,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公认的有可能实现临床治愈,且部分患者终身不再复发的疗法。” 我武生物副总经理王立红解释道。

在变应原脱敏治疗当中,又可以根据使用方法细分为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和皮下注射脱敏治疗两种。

对于为何我武生物选择做舌下含服脱敏治疗而不是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王立红进一步解释道:“舌下含服脱敏治疗不仅有传统皮下注射相当的疗效,而且在安全性、使用方便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基于舌下途径的特殊性,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大大减少了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概率。此外,舌下含服可以在家中进行,患者不需要频繁去医院注射过敏原,因此舌下含服脱敏也被认为是依从性很好的脱敏给药方法。”

金百镕投资医药行业分析师杨丹表示,脱敏药物的生产工艺有其特殊性,标准化程度较低,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相对困难,新的厂家要进入难以找到合适的质量标准去做。我武生物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产品质量在临床方面有一定的口碑基础。

不过,神农投资董事长陈宇则向媒体表示,我武生物虽然是制药企业,但其核心壁垒不在于技术,而是其商业模式本身。他指出,我武生物的模式和健帆生物、长春高新类似,都是偏消费型的医药企业,他们的企业价值都是通过突破销售场景‘创造’出来的,即创造一个临床非必需的类消费品需求,还不占医保。所以其核心护城河就是公司拿下的医院和科室,原来主要在耳鼻喉科,现在则向儿科发展,未来还可能延伸到内分泌科等。

财报显示,2019年,我武生物的销售费用占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的比重分别高达34.9%和75.9%。另据Wind数据,其近五年来销售费用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平均高达约77.3%。

一南一北的产品线布局,一款产品贡献九成收入

虽然我武生物在国内市场占据专利垄断地位,但国际药企已经针对舌下脱敏治疗研制出“竞品”。据悉,同样主营过敏免疫治疗的丹麦ALK-Abello公司近期宣布其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过敏免疫舌下含片(SLIT)Acarizax获12个欧洲国家批准扩大适用人群,纳入12-17岁青少年患者,治疗由屋尘螨诱发的过敏性鼻炎。

截止目前,国内变应原制品行业主要有3家公司,分别是:中国企业我武生物与两家外国企业ALK和Allergopharma。迄今,每家各有一款针对过敏原尘螨的脱敏产品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不同的是,两家外企的产品都是皮下注射剂,而我武生物的是舌下含服药物。

关于为何我武生物能成为国内迄今唯一一家能提供舌下含服脱敏药物的企业,蓝鲸财经记者采访了我武生物董秘、副总经理管祯玮:“这个问题有很多因素,首先,这个领域相对来说还是属于比较细分独特的一个领域,所以导致特别大的公司也许不太愿意进入,不想在觉得看上去不够大的市场投入。国外的那些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也不是大的药企。另外一方面,这类药物它的临床实验是比较难做的。根据规定,外国的竞品进入中国需要重新在中国做临床试验,而中国幅员辽阔,会造成环境当中过敏原的暴露程度不均一、离散度增加等问题,加大了整个临床试验的时间与难度。”

关于投资者普遍关心的“畅迪”贡献了我武生物90%左右的营收,是否存在业务结构单一的风险,管祯玮透露了公司对未来的规划:“除了我们现已上市的药物粉尘螨滴剂,还有一个品种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正处在技术审评阶段,这两个产品是一南一北的两个治疗产品。此外,体内诊断产品方面,有8个点刺液品种正在做三期临床。所以,从短期来看,我们在过敏原产品的布局还是比较充分的。当然,在这个领域我们还会持续投入跟研发,比如,我们会进一步开拓新的点刺品种,对于治疗药物的剂型也可能会有进一步探索。”

不过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舌下免疫治疗体系的受众基数较大、渗透率较低,足以容纳更多新的竞争对手。并且,杨丹表示,我武生物尘螨核心专利的过期时间在2025年,蒿属花粉要再晚一些。可以预见,随着我武生物专利到期,其“高毛利”将很难维持,加上竞争对手捷报频传,我武生物或许是时候考虑开辟新的药品或赛道了。而此次增资超级灵魂或许是为改变业务结构单一的风险迈出的一步。

(fuxiaoya@lanjinger.com)

标题:十年净利暴增26倍、1.4亿加码人工智能,我无生物谋划转型?

地址:http://ai.rw2015.com/ai/5230.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