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网 > 智能终端 > "AI国家队"来了!云从科技抢跑IPO,四年净亏超28亿,如何讲新故事?

"AI国家队"来了!云从科技抢跑IPO,四年净亏超28亿,如何讲新故事?

来源:互联网作者:王林更新时间:2021-07-28 16:36:29阅读:

文:沈思涵 石丹

ID:BMR2004

经过7个多月的排队等待,云从科技的IPO之路有了新进展。

7月21日,上交所正式批准了云从科技的IPO申请。相比起“AI四小龙”当中的其他三家,云从科技虽然成立时间最晚,如今却最早在科创板完成IPO审核。从上市步骤看,云从科技极有可能成为“AI四小龙”当中最先上市的企业。

企查查信息显示,云从科技一共获得6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33亿元,最新一轮是2020年5月融得的18亿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超250亿元,其中包括小米雷军的顺为科技、海尔智家旗下的千岛群帆、长三角基金等明星资本均有入股。

然而,资方背景雄厚的云从科技,其IPO道路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一帆风顺。3月31日,当科创板上市政策收紧之后,同为Ai企业的依图科技IPO进程由中止变更为终止,而云从科技也在这一天中止IPO。

所幸的是,云从科技如今顺利过会,也给众多AI企业的IPO征程发出了积极信号。不过,通过IPO审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摆在云从科技面前的难题依然不少。

“国家队”背景雄厚

云从科技身上最引人关注的标签,除了外界熟知的“AI四小龙”之外,还有一个“AI国家队”的称号。

“AI国家队”这一称号的来源,主要是由于云从科技的创始人周曦及初创团队均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而云从科技的前身,也是由中科院最大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孵化而成。

事实上,在云从科技的融资历程中,其投资方全部都是内资机构,并且频频出现地方政府基金与国有资本的身影。比如云从科技在2020年5月的C轮融资当中,除了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外,还包括工商银行、海尔资本等产业战略投资者。

这样的资方团队,也符合云从科技一直以来的“AI国家队”定位。也许是因为“国家队”雄厚的资方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云从科技的业务拓展速度。

目前,云从科技已经在广州、重庆等地拿下多个政府级项目,其主要客户包括中、农、建、交等大型国有银行,东方航空、白云机场等重要机场及民航企业,以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公安部门。

其主营业务是向企业和政府出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前者是软硬件一体、后者则是软件系统。其中“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是云从的核心收入来源,2019年此板块营收逾5亿元,占整体营收超过七成,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降低到53.39%。

从云从科技的业务方向看,其AI技术主要是面向To B和To G领域。相比To C领域,金融、安防等领域对于数据安全的要求更加严密、深入。从某种程度上说,云从科技能在这些领域获得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的认可,也体现出其在技术上有着过硬的实力。

在TMT产业时评人张书乐看来,云从科技本身在“AI四小龙”当中成立时间最晚,但目前能够最早通过IPO审核,也与其“国家队”背景有一定关系,另外云从本身主打To B和To G的技术应用,也令其商业前景得到更多的看好。

绕不开的亏损话题

即便顶着“国家队”的光环,云从科技也如同大多AI企业一样,绕不开依靠资本输血,亏损严重的话题。

招股书显示,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云从科技的营收分别为0.64亿元、4.84亿元、8.07亿元和7.55亿元,但与此同时,云从科技的净亏损则分别为1.24亿元、2亿元、17.63亿元和7.2亿元。截至2020年末,云从科技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14.34亿元,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

按照以上数据,虽然云从科技近两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相比2018年增长约3亿元,但亏损的增幅远大于收入本身。即便最终顺利上市,但在如此情形之下,云从科技怎样得到投资者认可,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云从科技的解释来看,其亏损逐年扩大的主要原因与其他AI企业大体一致。一方面,由于AI行业整体估值水平上升,公司优先股公允价值相应上升导致账面亏损;另一方面,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也是造成亏损的关键因素。

云从科技在2018、2019、2020年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48亿元、4.54亿元和5.78亿元,从营收占比看,研发投入已经占到当年营收比例的30.61%、56.25%和76.59%,研发费用占比逐年增多。

对此,云从科技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如果公司未来一定期间面临市场激烈竞争出现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出现不利影响、下游行业需求显著放缓等不利情况,公司将面临短期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存在持续扩大的风险。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指出,“从技术发展来看,AI产业毕竟处于发展早期,技术和应用场景有限,商业化落地较难。同时在有限的市场上竞争激烈,AI产品需要不断投入研发,云从科技短期内难以看到盈利。”

所幸的是,在“烧钱”的AI行业,云从科技与“AI四小龙”的其他三家友商相比,其亏损数额还不算突出。

根据云从科技管理层初步测算,2021年1—6月公司营收预计在3.5亿元—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4%~76.05%;预计净亏损3.5亿元—3.7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23.34%~29.28%。

商业模式有待成熟

云从科技如今抢跑IPO,无疑给正处于低迷期的AI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即便手握领先的AI技术,如何能够以此来打造出成熟而又全面的商业化模式,依然是包括云从科技在内的AI独角兽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梳理云从科技近年来的业务布局,其最早布局的是智慧金融、智慧安防领域,这也是许多AI企业普遍进入的领域。而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云从科技开始进入智慧商业板块。

按照云从科技此前公开的规划路线,其先是将人脸识别技术落地,打造跨视觉、语音、数据技术的AI技术闭环,赋能金融、公安、出行、商业等不同行业。

2020年11月,云从科技首次推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这是一套可以运行在通用操作系统或云操作系统上的底层软件系统。据悉,该系统除了可以提供算力、算法和数据管理能力,也能够像桌面操作系统一样提供应用接口,拓展其使用场景。

正如前文提到,目前云从科技的主要业务是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两方面,尽管其在研发上投入较大,但包括云从在内的人工智能公司,其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以及产品落地能力始终遭到外界质疑。

在商业落地方面,云从科技目前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2017年、2018年、2019年这三年间,云从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收的比例高达50%以上,到了2020年上半年,情况稍有好转,但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依然达到31%。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包括云从科技在内,很多AI企业都打着明星企业的旗号在国内上市,但具体业务上干的都是 农民工的活 ,其AI技术的真正含量和附加值不见得有多么高级,这些企业的实际收益率和成长性依然较低。”

从正式成立到准备上市,云从科技仅仅走过六年的时间,是众多头部AI企业当中积累时间较短的一个。但从公司业绩和具体业务看,云从科技处于行业当中不高不低的位置,并没有展现出尤为突出的优势。

诚然,有着“国家队”的纯内资背景,可以让云从科技获得官方资本的青睐和扶持,但是在商业化的赛道上,年轻的云从科技仍然任重而道远。

标题:"AI国家队"来了!云从科技抢跑IPO,四年净亏超28亿,如何讲新故事?

地址:http://ai.rw2015.com/smartt/9979.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