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超25亿,持续亏损的云从科技何时才能实现盈利?
文/杨剑勇
1956年的一场Dartmouth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后,六十多年来,科学家从未停止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但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受到追捧,核心在于2016年谷歌举行了一场人机大战,通过人类与机器对弈,以AI战胜人类围棋高手成为全球热点。不仅让普通民众了解到人工智能具有自我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技术走上台前。
AI独角兽扎堆IPO,云知声与依图相继终止,云从过会
整体来说,因谷歌这一场人机大战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人工智能高潮,各巨头纷纷调整战略,人工智能是其中核心战略一环。在热火朝天的人工智能大背景下,也涌现出无数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且受到资本青睐。有AI四小龙之称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与依图科技为例,他们高估值等缘故更是吸睛无数。
呈现出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得益于算力的大幅提升,以及AI算法日臻完善,以及各界对新技术的需求旺盛,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过,AI独角兽们则面临巨额亏损,不断烧钱等尴尬局面,前景引发担忧。对于技术密集型领域,当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势必带来巨额亏损,且长期亏损得不到输血蕴藏巨大风险。由此,AI独角兽需要不断需求融资。
自科创板推出后,国内创新企业融资渠道继而转向科创板上市,包括云知声、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等AI独角兽纷纷勇闯科创板,呈现出AI企业扎堆IPO现象。但AI独角兽们的技术落地进程缓慢、持续的亏损、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上市之路也是极为坎坷,包括云知声、依图科技就是典型的例子,相继终止。
此前依图科技披露,拟募资75亿元资金,进而巩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并驱动业务拓展。遗憾的是上市进程随之终止。在此之前,云知声也终止科创板上市。作为深耕智能语音赛道上的独角兽,提供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及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受益于智能化浪潮,营收规模在207年至2019年期间得到快速增长。遗憾的是,亏损同样也不断扩大的云之声在递交申请后不久,被科大讯飞打假受到质疑。
科大讯飞在回复投资者询问时表示:云知声称其“目前在家电智能语音模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的表述完全不符合事实。无论从出货量还是收入规模来说,目前云知声在家电语音应用领域的份额都不到科大讯飞的十分之一。对于AI独角兽而言,盈利是当前最大的难题,商业落地能力以及巨额亏损是争议焦点。还要面对科技巨头竞争,可以说通往“诗与远方”的人工智能道路上,人工智能商业应用场景将是AI独角兽的核心。
因巨额亏损且将持续亏损的局面下,商业落地能力也是争议焦点,让AI独角兽上市之路踉踉跄跄。伴随云从科技过会,率先在坎坷上市之路中突围,看到了曙光。在科创板上市委 2021年第48次审议结果中,云从科技(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预示着,作为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有望成成“AI四小龙”第一股。
根据此前披露,云从科技拟募集37.5亿元,用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额外要指出的是,2020年,由于芯片设计成果未达预期,且EDA软件和生产流片遭遇限制,公司终止了“人工智能SOC 芯片研制及结合高准确度人脸识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项目。
三年亏损超25亿,持续亏损的云从科技何时实现盈利?
就笔者来说,更关注云从科技自身造血能力,以及持续亏损能否得到投资者青睐。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营收分别为4.8亿、7.8亿、7.5亿元。通过2020年来看,营收有下降风险。但根据预测,未来营收增长可期。在披露文件中,根据目前在手订单以及对未来业务的谨慎预测,预计未 来5年(2021年-202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12.01亿元、19.10亿元、25.42 亿元、32.59亿元和40.6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64%。
当然,营业收入的增长受到行业政策、市场需求、技术更新迭代、自身发展战略、人才储备、市场开拓能力等内外部因素影响,如果未来无法按计划增长甚至出现下降,则云从科技存在无法充分发挥其经营的规模效应,难以实现持续盈利的风险。此前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亏损分别为1.81亿、17.08亿、6.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5.79亿元。2019年亏损扩大主要是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3亿元。
云从科技在落实函回复中指出:未来一定期间面临市场激烈竞争出现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出现不利影响、下游行业需求显著放缓等不利情况,公司将面临短期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存在持续扩大的风险。
摆在眼前的依旧是盈利困难重重。有意思的是,根据测算,云从科技预计盈利时间点将会在2025年。根据披露文件显示:结合目前经营计划、在手订单情况以及相关条件假设,若公司进行测算假设的扭亏为盈的条件均可达成,基于此测算,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节点为2025年。当然,初步测算数据,不构成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
人工智能赛道玩家,衡量AI实力重要依据在于技术落地能力
作为技术前沿行业,人工智能赛道上的玩家在顶尖技术冲刺中,则时常看到国内企业在全球AI顶级大赛、榜单中名列前茅,但技术与商业落地形成截然相反的局面。在笔者看来,对于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的玩家而言,最终比拼的技术落地能力,这也是衡量AI实力重要依据。
今年笔者通过实探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展厂商更多聚焦AI落地场景。比如百度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头雁企业,为支持人工智能更好、更快速落地,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落地浦东新区张江人工智能岛,并启动运营。从侧面来看,不仅印证百度AI实力,以此将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在上海重点产业的需求和应用,支持上海企业低门槛、高效率应用AI技术,破解AI落地难题,驱动AI无处不在。
阿里云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公布产业智能的核心技术体系,是基于数据开发和智能引擎两大平台,构建与行业知识深度耦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说,阿里云不再是一家单纯意义上的云服务厂商,更像是一家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提供商,为产业智能化赋能。
作为一家践行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厂商的科大讯飞,全面展示了AI+城市、AI+教育、AI+医疗、AI+工业、AI+生活、AI+办公等应用成果。在笔者看来,对于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的玩家而言,最终比拼的是技术落地能力,这也是衡量AI实力重要依据。
云从科技早期从人脸识别技术出发,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技术链条。通过不断优化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并研发适配性强的 AIoT 设备,从以计算机视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单点技术实现突破,并催生人工智能在 特定场景的初步应用,逐步发展成为通过人工智能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对全业务链条的 AI 赋能。
从应用场景看,智慧治理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智慧金融。截至 2020 年末,在智慧金融领域,公司为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超过100家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推动全国众多银行网点进行人工智能升级。在笔者看来,近年来,银行业积极迈向金融科技转型,背后所支撑的则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于人工智能厂商来说,必将受益金融科技机遇,而云从科技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也将受益这一波红利。
最后
近年来,没有比人工智能更火热的行业,以及在科技巨头投入重金,带来了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态势。根据权威调研机构IDC早前所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4年,这一市场将增加到5543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5%。通过报告可以看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收入将呈现高速增长格局。
但现在落地中,也面临诸多挑战,通过AI独角兽在科创板相继披露经营数据来看,高额的研发投入占比,以及持续的亏损,登陆资本市场后能否得到投资者青睐,面临巨大考验。
杨剑勇,福布斯专栏作家,并获得网易2020年度最具影响力奖,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标题:三年亏损超25亿,持续亏损的云从科技何时才能实现盈利?
地址:http://ai.rw2015.com/keji/9957.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