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成功“过会” 科创AI第一股如何避免重蹈前人“覆辙”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AI四小龙”中的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从科技”)仿佛在上市寒冬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目前“AI四小龙”中依图科技已于7月2日停止IPO,旷视科技转战科创板,商汤科技在加快赴港上市,只有云从科技开启科创板上市。
云从科技此前曾于2020年12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根据钛媒体的报道,7月20日,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
云从科技本次暂定募资规模为37.5亿元,其中:约8.1亿元用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约8.3亿元用于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约14.1亿元用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以及剩余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数据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云从科技2018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8.07亿元和7.55亿元;但重要盈利指标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亿元、17.63亿元和7.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7.08亿元和-6.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4.64亿元和-6.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云从科技营业收入2020年较2018年大幅增长55.99%。
数据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不过,与此同时云从科技2018年以来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没有实现利润,反而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其实答案很简单,主要系云从科技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期间费用高企所致。
对于亏损的原因,云从科技在招股说明书明确表示,“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公司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投入大额研发费用;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业务扩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大幅增加。”
数据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云从科技2018年至2020年期间费用率分别为69.79%、264.54%和140.57%;其中,研发费用分别为1.48亿元、4.54亿元和5.78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61%、56.25%和76.59%。此外,2019年公司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3.03亿元,2020年确认股份支付0.67亿元,这就导致2019年亏损很多。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云从科技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近7成,2019年以后更是超过营业收入,这也就不难解释云从科技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仍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高达14.35亿元。
此外,云从科技还表示,“若公司未来一定期间面临市场激烈竞争出现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出现不利影响、下游行业需求显著放缓等不利情况,公司将面临短期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存在持续扩大的风险。”
云从科技所处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激烈:一方面,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其中既包括核心算法技术实力的比拼,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较量;另一方面,同样面临着海康威视等视觉设备厂商推进对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转型的挑战,该类厂商在硬件研发和供应链方面有着深厚积累,使得新兴人工智能企业需不断寻求差异化优势,整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于依图科技的问题,博望财经在此前的《再次终止IPO,严重“缺钱”的依图科技还能“自救”吗?》一文中已经分析过,本次重点看一看云从科技的典型问题。
事实上,云从科技所处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处于高速建设阶段,核心产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因涌现出大量人工智能企业而致使行业竞争激烈,多次融资背后是巨额烧钱焦虑;叠加云从科技被曝“降薪裁员”传闻,对云从科技业务开展或多或少会产生不利影响。
01
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激烈
据公开消息,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AI四小龙”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一家,但成立时间短、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的云从科技却走得快速且稳健,主要从事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两大业务。其中,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一方面包括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客户需求提供的多种人机协同应用产品和整体操作系统,服务于客户单点业务效能提升和整体业务升级;另一方面也包括通用服务平台“轻舟平台”,能开放引入生态伙伴共同开发AI应用及配套SaaS服务。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291.4亿元,同比增速为30.8%,并预计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621.5亿元,增长率为28.8%
数据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通过行业智慧解决方案的方式带动相关的产业保持以较高的市场增速发展,2019年人工智能在各行业领域综合渗透规模达到7369.5亿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垂直领域加速渗透,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开启智慧化升级进程。预计2022年人工智能带动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307.6亿元。
数据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要知道,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
其中,基础层侧重基础支撑平台的搭建,主要包含传感器、AI芯片、数据服务和云计算服务,相关产业链条相对成熟,技术研发投入资金量大;技术层侧重核心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深度学习框架、算法模型开发以及人工智能平台;应用层注重产业应用发展主要包含行业解决方案服务、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
数据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逐渐趋于稳定,产业模式探索已基本完成,产业焦点从技术研发转向各行业多元化场景应用落地。未来随着新兴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并形成协同效应,更多的创新应用将成为可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点。
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免涌现出诸多行业巨头。相较于其他行业巨头,云从科技主要劣势包括:人工智能多点技术融合仍有待突破、资金实力及研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以及高端人才劣势。
其中,从资金实力及研发投入来看,云从科技早期主要通过自身积累和引进外部投资者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资金,但总体而言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如何获取扩大企业规模所需的资金仍然是制约其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02
巨额“烧钱”的焦虑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云从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71亿元、-5.06亿元和-4.62亿元,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对此,云从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人员支出及采购金额相对于销售回款而言较大。如果未来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下游行业客户经营情况恶化、客户回款速度放缓,可能导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持续为负,致使公司存在面临资金压力的风险。”
数据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经营活动现金量持续为负,表明云从科技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不得不对外融资。
据企查查显示,云从科技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6轮融资。
数据来源:企查查。
云从科技融资到了C轮,合计募集资金超34亿元,而多次融资背后,意味着云从科技巨额“烧钱”的焦虑。
03
“降薪裁员”或为行业共性?
包括云从科技在内的“AI四小龙”在谋求上市的同时被曝“降薪裁员”传闻,虽然并未承认,但消息也是愈演愈烈。
云从科技早在2020年5月就曾被爆裁员传闻,诸如“取消了补充年假”、“取消带薪病假及员工生日福利红包”、“周末加班一天50元”、“严格检查考勤扣钱”、“全员降薪20%”、“转移合同主体防止员工分红”等;此后2021年3月,有网友爆料称云从科技在大裁员,很多人被劝退或即将被劝退。
数据来源:财通社。
数据来源:财通社。
综合来看,虽然云从科技所处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处于高速建设阶段,核心产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因涌现出大量人工智能企业而致使行业竞争激烈;同时云从科技多次融资背后是巨额烧钱焦虑,叠加被曝“降薪裁员”传闻。毋庸置疑的是,上述因素短期内不可消除,云从科技未来经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云从科技背后的“焦虑”是否依靠上市来消除?尚需市场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标题:云从科技成功“过会” 科创AI第一股如何避免重蹈前人“覆辙”
地址:http://ai.rw2015.com/ai/9972.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