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网 > 人工智能 > 从人类视觉反思机器视觉路线 &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的机器化

从人类视觉反思机器视觉路线 &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的机器化

来源:互联网作者:王林更新时间:2021-05-24 09:09:54阅读:

人类进化出了识别色彩的能力,而且是三原色。三原色本身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特斯拉们的纯视觉路线,恰恰夸大了这种必然性,从科学角度并不是必然。

进化的偶然与必然 | 我们的太阳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5500℃,约5900K。我们的眼睛能够识别的红绿蓝,大致分布在黑体辐射最强处的三个波带,在此之外,人类是睁眼瞎。人类的三原色,来自于太阳的偶然,或许太阳再强/弱一些(当然那样地球就需要再远/近一些以维持宜居)人类需要不同的视觉能力。

事实上,鸟类一般有四种视锥细胞,多出来的一种对紫外光比较敏感; 鸽子或洄游鱼“看/感受到”的磁场;蝙蝠感受到的超声;这些都是在表明,人类的视力进化原因只是“够用”,能够在生存竞争中胜利即可。

太阳似乎是必然的,但又有偶然。现代的科学技术,应该摆脱人类进化的偶然性限制。

机器视觉 | 重新出发

计算机视觉,机器视觉,更多地受限于人类的肉体特性,连常用相机里选择出来的硅探测器也是400-1000nm,这未必是技术路线的最优选择。尤其是红外波段表征的信号,能够从感受到的黑体辐射判断温度,非常有用,明显是人类视觉的死角。

如果存在一个更智慧的造物主,应该把人类视觉往两端再继续延伸,同时给予人类更准确的纵向定位能力。机器视觉的设计不应该拘泥于人类的三原色,现在广泛采用的rgb三原色,只是人类进化中一个小小的偶然。

刚才说的纵向定位能力,赋予机器视觉真三维能力。而目前人眼看到的是二维,靠双目视觉(机器视觉中也有对应的算法)勉为其难地实现纵向深度探测,很难保证精度和响应。

这也是机器视觉的局限所在,举个例子,只要对面的汽车顶着一块大屏幕,上面播放能形成视错觉的视频或者图像,基于传统视觉的方法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但是回声定位方法却可以,如激光雷达、超声波(当然后者慢一些)。

激光雷达赋予人类二维视觉外真正的三维感知能力,应向其致敬。

机器视觉,不应局限于人的视觉。

人工智能 | 不是人的智能

下面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不应以把人的智能机器化为目标。

人的智能给我们以灵感和启发,未来人工智能超越人的智能几乎是必然。人工智能或者机器智能,虽然诞生于人类,但他迟早会成长到有一天脱离母亲的怀抱。

当有一天人工智能对人类说:母亲,您老了。人类应该高兴。

上帝:我不会老,我存在于信仰里

云智熵:不,信仰会老

标题:从人类视觉反思机器视觉路线 &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的机器化

地址:http://ai.rw2015.com/ai/8707.html

免责声明:人工智能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